top of page

七夕

  • 雲內客
  • Mar 28, 2016
  • 2 min read

(圖片來源: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)

大家還記得牛郎織女星嗎?七夕節緣於牛郞和織女的故事,這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。傳說相隔於銀河兩岸的那對情侣織女、牛郎,一年只能相會一次,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,無數喜鵲便會飛上天去,為他們兩人搭起一座鵲橋,連接起天河的兩邊,讓牛郎織女一家渡河相會。

而七月七日晚,正是他們相聚之時。天下的有情人,今晚若仰望蒼穹,看到那璀燦的「夏季大三角」—— 牛郎、織女、天津四,會不會別有一番滋味呢?

傳說歸傳說,但為甚麼偏偏要選中七月七日這一天呢?原來,這跟中國古天文和時令息息相關。

其實七夕這一天原本與愛情無關,卻反映了古代天文學最重要的用處:授時(即訂定,或判斷那時是甚麼時候、季節)。

中國以農立國,知道季節的變化當然對農耕有很大的幫助。於是古人便想:能不能從天上星星在一年四季的位置變化得到一點啟示呢?織女星是漫天第五顆最亮的星,而且它的緯度較高,一年大部分日子都可以看見。因此,這顆明亮的織女星十分引人注目,古人很早便留意到它,並留意它在不同日子所位處的方位。在《夏小正》中有記載:「七月,……初昏,織女正東向。」原來,在七月初七這一天的黃昏,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,也在人們的頭頂上清晰可見。再看看二十四節氣,今天是「處暑」,暑氣消退,天氣漸涼。於是,每年當人們看到織女星黃昏時在頭頂閃爍,便意味着「秋天的來臨」了。

「織女正東向」的意思,是指由織女星東邊兩顆較暗的星星形成的開口,朝東敞開。人們順着這個開口望過去,啊,在織女星的東南方,深邃的銀河對岸,不就是另一顆明亮奪目的星,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牛郎星嗎?這畫面,彷彿織女正張向雙手向牛郎奔去一般。於是,民間萌生牛郎、織女相聚這個淒美的故事,又正好在七月初七發生,這也不難理解了。

傳說七夕當天晚上如果下雨,那便是牛郎、織女重逢後喜極而泣的淚水。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」,無論如何,古代關於夜星的傳說是迷人的。

Comments


焦點文章
Follow us on Facebook
標籤雲

© 2023 by The Artifact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 B&W
bottom of page